• 首页
  • 关于我们
    • 部门简介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联系我们
  • 党建工作
    • 组织机构
    • 支部活动
    • 师德师风
    • 工会工作
  • 教学管理
    • 教学工作
    • 招生工作
    • 规章制度
    • 质量认证
  • 留学生管理
    • 留学生日常管理
    • 文化体验活动
    • 制度法规
    • 相关下载
  • 出入境管理
    • 因公出国(境)
    • 外专外教
    • 国际会议
    • 政策法规
    • 相关下载
  • 国际合作
    • 国际交流合作
    • 中外合作办学
    • 国际交流项目
    • 政策法规
    • 相关下载
  • 国际中文教育
    • 教研室简介
    • 规章制度
    • 教研活动

内蒙古民族大学 语言阶段来华留学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通过1-2年的中文教学与语言技能训练,使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国情的理解;获得相应的文化适应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其顺利进入专业阶段学习奠定扎实的语言基础;为培养知华友华的中外交流使者奠定坚实的文化和感情基础。

二、培养对象:具有高中或以上学历,母语为非汉语的外国人和海外华人华侨,申请就读我校相关专业尚未达到进入专业学习语言要求的自费本科生、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生。

三、培养年限:学制:1年,学生可在1--2年内完成学业。

四、培养要求:

1.语言能力:

通过一年的学习,来华留学生应当掌握HSK四级及以上水平汉语语言知识及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具备用中文进行交流的基本能力并通过HSK四级及以上级别的考试;具备与专业课衔接所需的语言知识。

2.对中国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通过一年的学习,来华留学生应当熟悉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和文化基本知识;基本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日常生活法律、法规;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获得的文化适应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跨文化和全球胜任能力:

通过一年的学习,来华留学生应当具备包容、认知和适应文化多样性的意识、知识、态度和技能,能够在不同民族、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团结中发挥作用。

五、结业要求及结业指标点

1.语言能力:掌握HSK四级考试大纲要求的1200个常用词语及基础语法;具备高一阶段学习所需的知识储备;可以用中文就较广泛领域的话题进行谈论,比较流利地与汉语为母语者进行交流;用汉语进行书信写作。

2.对中国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对于生活中遇到的文化现象和风俗习惯有一定的了解;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文化适应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跨文化和全球胜任能力:培养观察及理解各种文化差异现象的能力。

4.考试:通过各门必修课考试,并通过HSK4级或达到相当于HSK4级水平。

来华留学生语言阶段结业要求

结业指标点

1.【语言能力】掌握HSK四级及以上水平汉语语言知识及技能,具备用中文进行交流的基本能力并达到HSK四级及以上水平。将进入专业课学习的学生,具备专业课学习所需语言知识。

1.1 汉语基础知识:学生应具备完成HSK四级及以上水平学习任务、达到HSK四级及以上水平所要求的考试的汉语基础知识。

1.2 听说读写译技能:学生应具备足以支撑日常交流、完成HSK四级及以上水平学习任务及考试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能力。

1.3专业衔接知识: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词汇,具备听懂本专业相关课程、读懂本专业相关书籍、与老师及同学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2.【对中国的理解和认知能力】了解基本的中国文化常识;了解基本的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基本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日常生活法律、法规;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获得的文化适应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1 了解中国文化:完成相应的文化理论及实践体验课程,通过相应课程的考试。

2.2 了解中国概况:了解基本的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政策、制度等常识。

2.3知华友华: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在中国的生活体验,在了解中国文化及概况的基础上,对中国产生认同感,并产生进一步了解和亲近的需求。

3.【跨文化和全球胜任能力】具备包容、认知和适应文化多样性的意识、知识、态度和技能,能够在不同民族、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团结中发挥作用。

3.1 沟通合作:掌握语言这一有力工具,完成与老师、同学、朋友以及周围中国人的交流沟通与合作。

3.2 开放心态:对不同文化、不同风俗习惯持有开放与包容的心态,具备一定高度的国际视野。

3.3 适应能力:具备积极主动的心态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六、主干课程:

初级综合、初级口语、初级听力、初级读写、HSK四级、语言实践与文化体验

七、课程设置

课程名称

学时

开设学期及周学时

共计

讲授

实践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必

修

课

程

初级综合

192

128

64

6

6

初级读写

192

160

32

6

6

初级口语

144

128

16

4

5

初级听力

128

120

8

4

4

HSK四级

64

60

4

0

4

语言实践与文化体验

32

16

16

0

2

总计

开设必修课 6 门,总学时752 ,其中讲授 612 学时,

实践 140学时。

执行者:本方案从2020级学生开始执行。


国际中文教育

  • 教研室简介
  • 规章制度
  • 教研活动
  • 学院邮箱
  • 国际处邮箱
  • 校内邮箱登录
  • 校园网登录
  • OA系统登录
    •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外事办
    • 中国驻外使领馆
    • 国务院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 国家留学基金委
    相关链接
  • 电话: 0086 -475-8313377
  • 地址: 内蒙古通辽市霍林河大街西536号
  • 传真: 0086 -475-8313377
  • 邮编: 028000

版权所有 © 2024 内蒙古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在华国际AT0086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