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联合国第15个“国际中文日”,4月19日,我校举办了第三届“相约内民大:感受汉字之美,体验中华文化魅力”国际中文日系列活动。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陈英松出席活动。校团委、人事处、学生处、教师发展中心、图书馆、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负责人以及国际教育学院(外事办公室)领导班子成员、国际中文教育师生代表、全体外籍师生参加本次活动。


活动现场
活动由读诗词、讲故事、绕口令、写汉字、陶艺体验等丰富多彩的环节组成。在图书馆五层知行阅览室里,韩国籍外教朴廷桓、巴基斯坦籍留学生沙比尔、蒙古国籍留学生宁静苏日分别朗诵了唐诗《鸟》、宋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和散文《荷塘月色》,分享了自己对诗词散文的理解。蒙古国籍留学生洪格尔、美国籍外教布雷德、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生黄杰分别讲述了中国寓言故事“愚公移山”、肯德基创始人哈兰·桑德斯的创业故事以及“飞鹰艾迪”的励志故事,分享了各国人民坚韧不拔、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蒙古国籍留学生乌云格日乐等同学进行了绕口令展示,学子们在浓郁的中国文化氛围中感受着中文的独特魅力。




国内外师生共同读诗词、讲故事、绕口令
在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中心,我校人事处处长唐春玉现场教学教写毛笔书法,他从最简单的握笔方法开始教授,外籍师生们积极参与,共同体验汉字的笔墨之美。



写汉字活动现场
4月8日,在陶艺体验活动中,来自蒙古国、白俄罗斯、日本和尼泊尔的20多名国内外师生亲自动手体验中国传统陶瓷器成型工艺。来自尼泊尔的同学介绍了尼泊尔传统陶器制作方法,展示技巧、介绍图纹,中外师生在活动中交流互动和思想碰撞,感受世界文明的丰富与多元,用中文架起了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友谊桥梁。

陶艺体验活动现场
我校国际中文日系列活动的开展,拉近了外籍师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距离,激发了他们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热情,营造了积极活跃的国际中文教学氛围,为引导外籍教师和来华留学生讲好中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作出了积极贡献。

合影
